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古人把茶的采、制、烹、饮技艺及通过饮茶活动获得的精神感受,统统都归于“茶道”。当代茶界大师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一书中给茶道的定义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修身养性的手段”。由此可见,茶道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一种高雅的文化艺术,是修养和教化的一种手段,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更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学院有一批热爱茶道的教职员工,茶友们一直有意组建一个以“继承传统茶艺,振兴中国茶道,宏扬民族文化”为活动主旨的职工文化社团,在工作之余或三五知己围聚小酌,或一杯香茗坐而论道,以此丰富校园文娱活动形式,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热情,给热爱茶文化的志同道合者们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茶文化尽微薄之力。
茶艺社在筹建之初得到了学院领导和众多教职员工的热情关心和无私支持。工会主席孙群老师对成立茶艺社的目标定位、会员招募和管理以及日常活动的开展等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外语教研室的陶勤老师多次奉献出自己珍藏的“私房茶”提供社员们品鉴,并利用课余时间讲解茶艺知识,亲身传授茶道的基本功;陈玉伟、陆平老师欣然挥毫泼墨,题写了“茶艺缘”以及“茶道”、“茶清艺馨”的书法横幅相赠;顾正钟、邵国富等老师也纷纷带来家中的好茶和社员们一起品评分享,交流学习茶道的体会;黄力、周元良老师精心布置了茶艺社的活动室,总务处绿化组提供了室内摆放的盆栽花卉;崔燕萍老师负责对外联络拓展,设计策划了赴杭州举行茶艺社成立仪式暨“龙井问茶之旅”活动的方案;张挥老师向茶艺社赠送了一整套的茶具,并联系真光旅行社落实了杭州之行的住宿地点。正是由于众人拾柴火焰高,才使得一众社员们对此次主题活动的成功开展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和期待。
夜宿梅家坞——在春风拂面中隐约嗅到了淡淡的龙井茶香
4月12日下班后,茶艺社社员10人分别乘坐张震宇、陆立鸿、周克勤3位老师的私家车出发前往杭州。在正式出发之前,我院自驾车协会会长李东老师向大家详细讲解了行车线路以及自驾车途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帮助社员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一路上大家随时用对讲机保持联系,注意保持好车速和前后车辆的距离,确保了旅途一路顺畅。3小时候后全体人员到达杭州市区,于颇负盛名的白鹿餐厅匆匆用过晚餐,即前往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梅家坞茶文化休闲村办理入住手续。
梅家坞茶文化村是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和主产地之一,也是杭州城郊最富茶乡特色的农家自然村落和茶文化休闲观光旅游区,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社员们此次下榻的梅竺度假村系三星级旅游饭店,各类设施齐全,周恩来总理生前曾五次到这里考察和陪外宾参观。夜深人静的时候伫立于度假村的庭院之中,但见一轮新月高悬头顶,点点繁星于空中闪耀,梅家坞周遭山峰环抱,山峦叠嶂,隐约可见山坞之上郁郁苍苍的茶园轮廓。虽时值仲春,却已暑意渐起,细细春风从山岭中吹来,让人放飞无限自由的思绪,顿感通体舒透,神清气爽。在这春风沉醉的夜晚,似已嗅到了淡淡的龙井茶香,令人心驰神往,对明天的“问茶之旅”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美好憧憬。
九溪探幽,寻茶品茶——品龙井之味淳 悟人生之淡定
第二天用过早餐之后,全体社员从度假村出发前往钱江景区中九溪十八涧的发源地、也是西湖龙井茶中最负盛名的狮峰龙井茶的主产地——杨梅岭村,开启了“龙井问茶之旅”的文化行程。
大家将车辆停妥后一起缓缓步行上山。青石板铺成的山路上,一边是溪水潺潺、涓涓细流汇成的无波之澜,路两边知名或不知名的野花次第开放、争奇斗艳,大小树木错落有致、郁郁葱葱,匆匆而过的游人们一边呼吸着山间新鲜的空气,一边欣赏着沿途的美景,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挤迫。
进入村中,但见弯曲的旧石板铺设而成的弹石村道干净整洁,居民房屋依山势而建,朝向各异,白墙黑瓦、木石栏杆,具有江南传统民居的鲜明特色。大家来到一户事先联系好的山里人家,屋主夫妇盛情相迎,奉出今年的明前龙井新茶,为每位客人冲泡一杯,顿时屋中茶香四溢。众社员此时得见狮峰龙井真颜,观其形,条索扁平挺直,光洁匀整,色泽类似青芝绿;闻其味,冲泡后叶底边缘齐整,茶汤色淡,但却又碧绿明亮,微泛嫩黄;赏其味,入口华润,甘醇鲜爽,生津回甜,香馥如兰。那小小的叶片仿佛已经锁住了整个春天的气息,那青绿的茶汤浸润出的就是纷繁尘世之中难得片刻的安宁、快乐和享受,龙井茶“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特点尽情展现,令人旅途之乏顿解,一切世俗烦恼统统抛之脑后。此时不禁想起很多茶人将品茶、赏茶称为“心饮”,或许只有真正的懂茶、爱茶之人,才能自己跳出简单的对茶本身的关注,得到更多的喝茶之后的东西——那些隐忍的真实情感、那些对世事的感知、那些对人生境遇穷途末路之后又遇豁然开朗的理解。屋主夫妇还热情向我们介绍了龙井茶的知识,大家方得知今天品饮的香茗是从龙井茶树中的群体种老茶树上采摘加工而成,虽在采摘时间和鲜嫩程度上稍逊于如今风靡市场的“龙井43号”,但更耐冲泡,回味更为淳厚持久,所需的种植工艺也更为复杂,是老茶客们的最爱,也是本地茶农种植采摘最多的。饮毕,大家又乘兴在村中走了一遭,观看了手工炒制和机器炒制两种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并对各家所售的茶叶进行了细心比较,实践出真知,学到了不少鉴别龙井茶的知识。
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几欲仙。及至中午时分,社员们意犹未尽地告别了茶农夫妇,复又返至理安寺中游览。理安寺古称涌泉禅寺,因寺内有与虎跑泉齐名的“法雨泉”,也称法雨寺。五代时,高僧伏虎禅师栖居在此,吴越王为之建寺。而相传南宋时宋理宗来寺进香,得以改名理安寺。抗日战争时期寺庙渐毁,现在寺庙在原址上重建于2001年。改造恢复的理安寺,清幽自然,有悠悠南山之古意。
午餐就安排在理安寺内的凉亭中,菜肴以当令食蔬和山间土产为主,摆盘不事雕琢,朴实无华,用料清淡简单,佐以龙井清茶,保持了乡间食材的原汁原味。特别是那盆香椿炒蛋,香气独特,沁人心脾,山野田园气息扑面而来。入口后唇齿留香,喉间华润,似乎将整个春天都含在口中融化了,直叫人忍不住又点了第二盘。叫来服务员,细细询问各道菜的做法,确有不同寻常之处。古云“陶潜喜饮,易牙喜烹,饮烹有度”,如今发现香茗配美食,真乃人生之绝味也。停杯投箸,想到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一句,正是此情此景、此时此刻的真实写照。忽又想到一句颇有特色的茶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今日此时方才真正感悟到话语间所蕴含的豪迈之气和洒脱之趣。午餐后小憩片刻,大家直奔下一站点——中国茶叶博物馆而去。
参观中国茶叶博物馆——从中华茶文化中感悟“爱茶爱生活”的理念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产茶叶种类最多的国家,茶道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位于杭州市龙井路88号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于1991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是我国唯一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同时也是茶文物收藏最系统专业、茶文化展览最生动科学、茶文化研究教育最独具特色、茶事活动最广泛最具延续性的一家博物馆。
到达后社员们先在博物馆门前的草坪上举行了一个简短的茶艺社揭牌仪式,10名社员手持“茶艺缘”、“茶道”、“茶清艺馨”的牌匾合影留念,留下人生中的美好记忆,标志着我院爱茶之人从今日起有了属于自己的社团组织。中国茶叶博物馆主体由几组错落有致的建筑组成,以花廊、曲径、假山、池沼、水榭等相勾连,进入馆内参观,内设8个展厅,以“茶史钩沉”、“名茶荟萃”、“制茶科技”、“茶具艺术”、“饮茶习俗”、“茶益健康”等为专题,形象勾勒了数千年茶叶文明的发展轨迹。尤其是馆内的基本陈列——《中国茶文化展》,勾勒出中华茶文化的历史脉络,是一场观赏性、艺术性及趣味性集于一体的视觉盛宴。
参观结束从展厅出来,但见博物馆四周茶园簇拥,山花烂漫;举目四望,粉墙、黛瓦、绿树与层层梯田上碧绿青翠的茶园相映成趣,营造出富有江南园林的独特韵味和淳朴清新、回归自然的田园风光,确是一处修身养性、增长智慧的风雅之地,令人驻足良久,不忍离去。
茶友会聚知味观——表决通过茶艺社章程,进行民主选举
中国茶叶博物馆参观结束之后,社员共乘一辆面包车前往河坊古街,在素有“知味停车、闻香下马”雅称的百年名店——杭州知味观享用晚餐。
知味观是中国十大餐饮品牌企业,也是目前杭城最具知名度的餐饮企业之一。虽然一行人到达店内时已是晚上七点,但人气依然爆棚,店内食客满座。幸而大堂内还留有一张10人圆桌,真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大家连呼好运,看来享有“茶都”美誉的杭州到真是眷顾来此的爱茶之人。
坐定之后细看,店内装饰虽不奢华,但寓高雅于通俗,古典和时尚相柔,具有江南老饭店别样的风情韵味。杭州也是美食之都,杭帮菜鲜嫩清淡,传统的名小吃、名点心争奇斗艳,倾倒无数中外食客,这些年来也受到了上海人的热烈追捧。大家点了龙井虾仁、西湖醋鱼、油炸响铃、宋嫂鱼羹、叫化鸡、西湖莼菜汤等杭州名菜,边吃边聊,领略知味饮食文化的个中三味。
席间,众社员表决通过了《伟德betvlctor国际官网茶艺社章程》,并经过民主推荐,选举黄力老师为社长,周元良老师为副社长,崔燕萍老师为秘书长,三人共同组成茶艺社第一届秘书处。三位老师均表示,今后将齐心协力在学院内搭建一个以茶为主题活动的平台,弘扬茶文化,推广“爱茶爱生活”的理念。社员们还就今后推动茶艺社的发展壮大纷纷献计献策,对今后茶艺社活动中如何将讲座、雅集、品鉴、分享、培训、寻访等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发表了各自不同的意见,坐中充满了民主平和而又不失热烈的气氛。至九时许宴席方散,到达度假村入住时已是深夜时分了。
登吴山览胜——踏青访春,鸟瞰西湖,领略杭城的人文风情
4月14日用过早餐之后退房,社员们前往吴山天风风景区游览。吴山,杭州人俗称“城隍山”,位于钱塘江北岸,西湖东南面,是西湖群山延伸进入市区的成片山岭。大家从山脚向上攀登,一路上游人如织,可见杭城美景的吸引力。在风景区广场,跳舞者甚众,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虽无华服美饰,舞姿也不够标准优美,但幸福满足的笑容却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折射出杭州民众乐观开朗、热爱生活的市民精神。
山路并不陡峭,一路上古树名木多,奇岩怪石多,景秀、石奇、泉清、洞美,及至位于半山的江湖汇观亭,又见明代风流才子徐文长的楹联“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悬挂与此。登阁远眺,极目抒怀,有凌空超越之感。俯瞰钱塘江和西湖的秀色,湖光山色的杭城美景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下山后大家又兴致勃勃地前往位于吴山脚下的河坊街购物游览。漫步于吴山广场至中山中路段的步行街,游人们摩肩接踵,大小商铺云集,青石板路面投射出自古以来杭州商业的繁华场景。几位资深社友兴步走进了街上一家门面并不起眼的茶庄内,至内里方觉别有洞天,店内装饰布置颇为雅致脱俗,展示了店主人不凡的文化品味。更为可喜的是还淘到了如今市场上几近绝迹的真如堂的青花瓷茶具,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三位老师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直呼物有所值,不虚此行。
中午在街上的皇饭儿饭店用餐,据说杭州名菜鱼头豆腐就是乾隆年间发源于此,后来风靡杭城,成了一款久负盛名的佳肴。大家一边心情愉悦地品着佳肴,一边交流着此次杭州之行的心得体会,七嘴八舌地对下一次的活动提出建议。饭后小憩片刻返程回沪,当晚六时左右全体人员平安到达家中。
文:顾青
图:哈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