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讲台生辉

作者:浏览:时间:2016-06-24

    日前,第二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获奖结果揭晓。我校推荐的刘珏、施敏、季玲玲三位青年教师与来自上海近60所高校的213位优秀青年教师同台竞技,经过激烈的教学比拼,刘珏、施敏老师分别荣获“文学学科”“高职高专综合学科”二等奖;季玲玲老师获得“高职高专综合学科”优胜奖。其中,刘珏老师是第二次获得该项竞赛的二等奖。 

 

本次竞赛由上海市总工会、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主办,分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6个组别,比第一届增加了“高职高专综合学科”组,参赛课程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医学等10个学科门类。竞赛以“青春在讲台”为主题,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和能力训练为重点。学院为确保选拔出优秀参赛教师,于4月精心开展了校内说课竞赛,充分发挥教学竞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发广大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最终季玲玲、施敏、刘珏三位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代表学院参加竞赛。

 

刘珏:任务引领,自导自演展示精彩互动

刘珏老师的参赛课程是极具民航特色的《乘务英语口语》。这门课程实操性强,对于即将从事乘务工作的同学有很强的实用性,但是选择它作为参赛课程却有难度,因为该课程出彩的关键在于师生要在互动中完成任务。而比赛现场仅有评委,没有学生,如何展现互动环节成了让刘珏“烧脑”的问题。她仔细观摩了全国外语类教学比赛的视频,并找出相关的教学资料不断钻研,力求在每一个教学节段完成三个任务:这节课要教会学生什么、让学生掌握工作过程中这个环节的所有任务;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刘珏一一修改完善了20个教学节段的备课讲义和教学PPT,在教学步骤中重点注意互动环节的设计,完成课堂的互动任务。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任务教学法”,突出任务引领,紧紧围绕工作流程这一主线进行讲授。

 

本次竞赛,刘珏抽到的授课内容是“航前准备会”。按照任务引领,她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从航前准备的相关内容包括个人证件、物品、妆容到航线、飞行距离、目的地以及目的地的天气情况等,每一个问题都紧扣航前准备的具体任务;从机长、乘务长到乘务员,每一个岗位的任务,都一一分解。刘珏自导自演,既当老师,又当学生,一问一答,满腔热忱地启发,针对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环节积极引导,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里,让听课的人明白了航前准备会怎么开、需要准备什么、为什么要如此准备、应该如何准备以及怎样确保准备充分,让评委老师们仿佛置身会议的真实情境中。

 

最后,在高手云集的人文科学组中,刘珏再次征服评委,战胜了众多来自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985高校的教师,荣获二等奖。

 

施敏:回归教材,准备精细从容参赛

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施敏老师,从收到参赛任务到上场比赛,只有25天时间。她平时上的《客舱服务与应急》课程是按六个模块进行,模块与模块之间紧密联系,知识点之间连贯不分。要在25天之内把六个模块变成20个相对独立且完全不能重复的教案内容和PPT,着实需要费一番功夫。“这给我的准备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时我几乎要崩溃。可即使崩溃,这个事情还是只能继续进行。”面对困难,施敏选择了专注投入。她一遍又一遍钻研客舱服务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反复琢磨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找出其中的关联与区分。“也许回归到本源才能发现本质”她仔细思考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次查资料、啃教材的过程中,施敏对教材内容了然于心,并在原有六个模块的知识点的基础上,打开了思路,添加了文化和服务心理的内容,使课程的架构得以创新和拓展。从开始只找到15、16个选题,到重新发现、拓展课程内容,最后她做了21个独立选题。

 

选完了题目,就入手准备教案。教案要呈现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全面展现授课教师的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把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等,是能否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保障。在书写教案的过程中,施敏发现,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关键,方法不能太陈旧,还要符合空乘专业的特点。为了更好地体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问题说清楚并说服打动评委,最好地呈现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逻辑清晰思路明确,她把重点放在了PPT 的制作上。

 

  有了对教材更加深入的理解,有了对教学过程的多方面把握,有了对教学方法的充分运用和对时间的高度掌控;有了教案与PPT,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完全融合,施敏感觉准备越充分越细致,就越有自信。就连上交的教案,施敏也一丝不苟,精心设计了封面,精细装订包装,她的教案精美得堪比公开出版的书刊。

 

比赛当天,她一大早就去系里拿了便携式HALON(哈龙)灭火瓶、便携式氧气瓶、救生衣、安全带、氧气面罩、各种饮料、大小托盘、饮料托子、冰夹、毛巾夹、开瓶器、冰桶等道具,从容参赛。凭借对教材内容游刃有余的掌握与创新架构以及自身很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她获得了二等奖。

 

季玲玲:创新课堂,小荷已露尖尖角

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工作三年的青年教师,季玲玲把此次参赛当成了磨砺和提升自己的好时机。面对陌生的课程内容----由四门实操课程融合在一起的全新参赛课程《民航安全检查实务》,要在25天之内拿出该课程的教学大纲、20个教学阶段的目录、20个教学阶段的教案设计、20个教学阶段的PPT课件,也就意味着工作之余平均一天要完成一个教学节段的比赛材料。工作量之大、任务之艰巨、时间之紧迫,对任何人都是巨大的挑战。面对困难,季玲玲没有退缩,迎难而上。

 

竞赛那天,季玲玲抽到的章节是关于“证件检查的工作介绍”,她把新进验证员小花的工作困惑作为教学导入情境,通过 “‘康熙大帝’乘机事件”、“整容美女乘机”、“恐怖分子验证登机”三个案例的讲授,用微课视频“小花验证工作的纠错”展示小组规划、决策、讨论合作过程。课程生动有趣,有视频、案例,有游戏,也有学生讨论汇报,精心设计的多种教学形式,设计精美、简洁大方的多媒体课件PPT的制作,巧妙的学生课堂参与,在“做中学、学中做”,集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团队:精诚团结,奉献与爱的力量

“历时一个月的比赛中,曾经历的失落、痛苦、煎熬都成了过眼云烟,化作了自己教学路上最好的锻炼”。在走出比赛教室的那一刻,季玲玲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顿时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回顾参赛过程,刘珏、施敏、季玲玲都深有感触。她们不约而同地说: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次获奖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学院领导、教务处、教学系部的支持以及同事、家人的爱的扶助。

 

“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事业心、责仼心、师德水平的真实反映,更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源泉。一定要结合民航业的特点选题,既要重视理论,更要重视实践,创新教学方法。”副院长杨征在布置参赛工作时的讲话铿锵有力,为参赛选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刘珏因为曾经获奖,再次参赛压力巨大。教务处副处长陆周在赛前与她促膝长谈,设身处地为分析此次竞赛的形势和困难,让她放松心态,平和对待,重在参与,给予了刘珏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在备赛过程中,外语教研室宓肖燕、施元麟、张宙老师,安检教研室的顾正钟、邵咏亮、高佩华、艾治余老师,民航经管系的孙军老师等,从课程的选择到教案的优化,给予了参赛老师们无私的帮助、支持和指导。施敏的爱人陈玮老师更将自己曾经的参赛经验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与大家分享交流。

 

正是有身后的领导、同事、亲人的关怀和帮助,刘珏、施敏、季玲玲三位青年教师带着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爱,在竞赛中打动了评委,为学院争得了荣誉,让自己火热的青春在三尺讲台上熠熠生辉。

 

文:教务处高倩、基础部刘珏、经管系施敏、工程系季玲玲

图:教务处陆周

 

 

网站地图